项目简介
湖北某制药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甾体激素类原料药及中间体生物发酵及绿色合成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于2021年新建了“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建设项目”智能化产业化基地,建设了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黄体酮及BA生产车间,并配套建设了分析检测中心、五金仓库、原辅料仓库、成品仓库、配电房及污水处理设施等。同时,项目还引进了约1000台(套)新设备,为生产线的智能化、高效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系统建设范围包括274个电力监测点,47个水,15个蒸汽,25个冷水。截止2025年工程已全部实施完毕,经过试运行已正式投运。系统上线运行通过线上和线下分析,找到部分节能和非节能价值,每年可带来节能效益67万元。
难点痛点分析
(1) 人工抄表时间无法统一,抄错概率高
(2)跑冒滴漏问题发现不了或发现不及时,且跑冒滴漏问题管理困难,夜间不停机设备或车间监管松散。
(3)节能降耗管理制度完善,但制度是否执行到位无法做到实时监管。
节能效益
(1)冷水系统水泵运行优化节能。
通过系统报警功能发现出水温度和回水温度温差太小只有0.5℃,现场查看后该冷水机组的设定温度为5℃,冷凝出水为14.5,冷凝回水为14℃,蒸发出水为8.2摄氏度,蒸发回水温度为8.6摄氏度,冷量没有完全得到利用,造成冷量浪费,冷水机组对应1台45kW、1台37kW水泵和2台22kW水泵作为内外循环泵(均为软启动器起动),与用户讨论按照现有温差情况可减小流量,可对1台22kW水泵和1台37kW水泵进行节能改造,通过温差来自动调整管道流量,年可带来节能价值为12万元。
(2)动态调节电压电网运行优化节能.
通过系统在线监测分析功能发现3#配电室7#低压进线端电压偏高,现场测量末端电压也达到403V左右,负荷率在45%左右,下属负载为冷冻机、外循环泵、真空泵、六合一、排风风机等,与现场生产电工了解到,因接线较远,变频器控制信号不好,目前未使用变频器,通过导入我司进行三相平衡节电器改造,改造后年可节约电费约31万元。
(3)基本电费管控节约
2024年9月都54最大需量达到5322kW,基本电费为5322*42=223524元,若将最大需量的收费方式提前调整为按容量收费,基本电费为8000*26.3=210400元,可减少基本电费支出223524-210400=13124元,每月可节省13124元,若提前通过电费结构分析预知管控到位,年可节约15万元。
(4)用电管理运行优化。
通过系统重点耗能设备监测功能发现该1100kW2#空压机功率因数长时间为0.87及以下,通知电工前往现场配电室搭配高压固态软起动和无功补偿柜,发现现场无功补偿柜未正常投入,也并未开启手动或自动投入开关一直处于备妥(停用)状态,造成1100kW2#空压机低于0.90,可能会造成“都65计费关口”力调电费惩罚,与用户电工和自动化部长反馈现场情况后将无功补偿柜进行投用,目前功率因数维持在0.94左右,目前处于正常投用状态。同时还发现7#低压进线功率因数一直处于0.85左右,电容补偿柜也未投入,用户投用后功率因数目前基本维持在0.99及以上。两项管控后预计年可减少力调电费罚款和增加力调电费奖励9万元。
非节能效益
系统不仅在节能方面有显著的效果,还为用户带来管理、效率、安全等非节能价值方面收益。
管理方面:加强能效指标统计分析。根据现场实际的产品类型,车间涉及产品较多,与用户确认后将主要产品进行显示统计,以入库产量来计算,对接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自动采集,同时能效分析设置可直接关联对应车间设置对应的能效指标。
效率方面:(1)实时监测负荷,全面及时了解生产负荷。系统上线能源部前要了解生产负荷情况,必须到配电室查看运行数据。系统上线运行后可在办公室实时查看各线路和设备的负荷情况,尤其是在办公室搬离生产厂区的情况下,更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2)实现自动抄表,自动生成报表。系统上线运行后实现了生产部门个性化报表需求,如按照全厂和生产区域(发酵车间、后处理车间、空压站、污水处理站等)以日、月为周期,实现能耗数据实时、自动采集上传、存储、分析、报表展示,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工统计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再如峰谷平统计报表,电费账单有涉及尖峰平谷各时段的用电量统计,各个车间的尖峰平谷时段也需要进行统计汇总,便于在公司例会中汇报针对各车间在不同时段数据的用能量和电费情况提供数据支撑,为日常工作提供便利性。
安全方面:现场各配电室的12台变压器,通过系统对电流、电压、变压器温度等关键参数,能够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有效预防电气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了解更多节能信息,扫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